近期,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区块链技术可成为版权保护的防火墙》的文章。文章称,版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随着传播技术及形态的变迁,版权方与侵权者之间“猫与老鼠”的戏码更加复杂。一方面,侵权的技术“工具箱”越来越丰富,盗版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多个分发变现渠道让其违法行为极具隐蔽性。另一方面,知识付费平台由于在一开始没有建立起版权保护的“防火墙”,确权登记不全、监管不力,变相纵容了侵权行为的猖狂。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维权投入及收益的不平衡、严实法律依据的付之阙如,都为侵权的经久不绝提供了培育的土壤。
版权争议向来不绝于耳,从《甄嬛传》到于正多部剧涉抄袭在网上引起热议,再到被抄袭作者与之对簿公堂,影视剧作品、音乐版权纠纷、游戏版权不明等事件历年来屡见不鲜。被侵权者采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时间周期长,程序繁复且耗时耗力。此外,盗版猖獗问题,成为文化产业链中的破坏者,侵蚀了版权所有者的利益,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
对此,光明日报称,针对版权保护中“确权难”“追溯难”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日渐成熟或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在文化艺术品行业,文版通平台早在2018年已开始运用区块链技术来进一步解决版权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了“四确”:确权、确价、确真、确信。
文版通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以底层资产为核心方式,为艺术品锚定可标准化、可交割和可流通的比价物,进一步促使文化艺术品的金融转化,提高艺术品资产交易的流动性。其运用了区块链技术记录文化资产的四确等信息,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文化资产的信息全节点存储,确保文化资产的流转有序、不可逆、不可篡改,解决文化产业市场融资难、销售难的问题,为创造新的文化消费模式而赋能,解决文化资产存在的征信难的困境,为文化产业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目前,文版通以成型的业务生态体系和落地场景服务了众多文化企业,以创新实践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并获得了业界广泛关注和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