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10

 


 “长三角应建立区域性区块链示范区”(金融科技系列访谈)

  ——专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吴大器

 编者按:

2020年,金融科技从战略走向落地。

众所周知,2019年,央行正式发布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首次对金融科技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论述,是金融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时间过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落地成效几何?赛道上涌现的参与者又将如何乘风破浪?

《国际金融报》记者邀请多位行业研究者、思考者和实践者,一起探讨金融科技在促进区位经济一体化、助力小微企业融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破除农企融资困境方面起到的作用,以及金融科技落地应用面临的挑战、后续发展路径。

自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助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以来,北京、湖南、贵州、海南、江苏、河北、广州等多个省市级行政区在今年上半年出台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

5月底,广州正式获工信部批复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城市。广州将以区块链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建链、上链、用链”,从金融、物流、政务、知识产权、工业互联网等方面,不断增强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经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块链发展规划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将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助推区域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数字化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吴大器近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提出,“长三角应该建立区域性的区块链示范区,建立区域性的监管沙盒试点机制体系,探索以示范区内两省一市的政府机构为试点,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数据内部互通共享为供给侧改革的数据治理现代化试验。”

1 区块链是数字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区块链技术采用计算机密码学算法使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通过数据上链进行确权,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在破除数据壁垒方面被寄予厚望。”

数字化是当前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数据是数据产业最重要的基础,2020年4月中央文件明确数据是生产要素。然而,在推进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实践中,面临企业与企业、政企之间的“数据壁垒”难题,数据壁垒导致数据不流通,也导致很多企业拥有的数据都是片段数据,很难形成完整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

吴大器指出,“数据壁垒”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数据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机制,一方面导致数据拥有方不愿或不敢把数据拿出来交易和共享,另一方面基于原始的用户数据,在去除个人身份属性之后的数据产权的归属问题不明确,且无法保护其数据产权。而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性和可回溯性的特点可以在技术层面为数据确权,即区块链技术采用计算机密码学算法使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通过数据上链进行确权,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在破除数据壁垒方面被寄予厚望。

吴大器表示,区块链是数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块链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建立“可信数字化”的信任体系,并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构建有秩序的数字经济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技术层面看,吴大器认为,区块链技术在数字产业中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确权,有助于数据这个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通过区块链技术确定数据所有者的所有权,一方面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使数据在流通环节不可篡改,保障数据所有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可回溯技术可以保障所有者的收益权,流通过程中通过明确用户的数据收益权来激励所有者的数据共享积极性,促进数据的流通共享。

二是区块链技术的信任机制、智能合约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有助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提升和产业创新。一方面区块链的技术信任,可以大幅降低建立契约的执行成本、生产成本、信用成本、监管成本,如交易完全数字化,不需要中间机构认证,业务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交易和交易确认,交易确认其实质便是资金的清算、结算和审计的过程,从而简化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业务的创新与应用,如智能合约,可以使得小额保险以成本较低的保单销售与管理加以实现。目前,推动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型转化。区块链的应用已经扩展到数字金融、数字农业、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

三是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政府治理,提升协调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大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度、透明度,促进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且由于区块链形成的数据信息的开放性,“数据可用不可见”,政府在监管方面的投入也可以减少,推进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在金融创新、政务公开、产权登记、协同治理、智慧出行、社会公益服务等领域开展试验,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政府治理透明化、城市管理精细化。

2 长三角应打造区域性区块链示范区

“围绕上海的金融产业优势、江苏的科技产业优势、浙江的电商产业优势、安徽的国家科技元素集中优势进行整合,探索区块链在物流金融、监管科技等领域的示范。”

今年以来,北京、湖南、贵州、海南、江苏、河北等多个省市级行政区出台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

从出台的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看,各地都明确了相关发展计划:贵州计划打造2个至3个区块链产业基地;江苏计划高标准建设2个至3个省级区块链产业园区;河北计划形成3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区块链产业集聚园区;湖南计划建成5个左右区块链产业园。

此外,多省市都提出了涉及金融、制造、民生、政务和通信等方面的落地应用领域和场景。以金融领域为例,江苏计划建立银行、保险、租赁等行业票据区块链平台,连接金融单位、客户、投资方和监管方,实现传统票据市场向数字票据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北京计划促进金融服务“多方互信、降本增效”,推动在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跨境支付等领域落地一批应用场景。

记者注意到,5月底,广州市正式获工信部批复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当前广州市已制定出台《广州市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下称“实施意见”)。

吴大器分析称,广州实施意见的特点或者聚焦点落在区块链的“产业应用”,从最内层——技术层:研发区块链;中央层——产业链:发展“建链”、“上链”、“用链”产业生态;外围层——产业推进即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辅助层——外围保障即辅助区块链产业发展层层推进。

吴大器认为,不同于广州一个城市的先行示范区,长三角应该建立区域性的区块链示范区,整合三省一市优势,为长三角一体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影响及可借鉴性更大。

“不同于广州聚焦产业应用,在重视区块链技术产业作用的基础上,应发挥长三角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更加重视区块链理论技术研究、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以高性能、安全隐私、高可用和高扩展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为主,以链上链下数据协同技术为突破点,加快关键技术的自主研究。”吴大器称。

“在引导示范上,探索区块链金融及其监管科技为试点的产业应用与扶持。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创新应用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在推动资产和产业数字化、重构传统金融产业运作模式、推动实体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吴大器进一步表示,“围绕上海的金融产业优势、江苏的科技产业优势、浙江的电商产业优势、安徽的国家科技元素集中优势进行整合,探索区块链在物流金融、监管科技等领域的示范。”

 3 建立区域性监管沙盒试点机制体系

“优先选择能够促进民生普惠和提高金融业新增动能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严格甄别所申请的测试项目的创新性特点,以‘实质创新’的标准划定沙箱的准入边界。”

在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中,缺乏适配的监管手段是阻碍其大规模发展的因素之一。今年4月27日,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央行公告支持在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扩大试点。

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至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雄安新区、杭州、苏州、广州、成都9个地区。2019年12月底北京开启监管沙盒试点,自此,中国版“监管沙盒”迅速推进。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公示了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应用,其中北京已公示了两批共17个试点应用项目,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共8个应用的试点名单,深圳公布了第一批4个试点应用项目。

吴大器建议,以长三角区域为试验区,建立区域性的监管沙盒试点机制体系,建立规范的流程体系,形成开展监管沙盒试验环境。

一是建议由银保监会为指导,长三角地方监管机构为主体,行业监管、学术研究机构和第三方平台共同参与的监管体系,制定规范的准入标准,建立相对灵活的规则调整机制,对金融科技相关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领域的创新进行测试,测试周期一般保持在6至12个月。

二是建议制定清晰全面的金融科技企业准入制度,分行业、分节奏地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选择能够促进民生普惠和提高金融业新增动能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严格甄别所申请的测试项目的创新性特点,以“实质创新”的标准划定沙箱的准入边界,对于不具有实质性创新的项目将排除在沙箱之外,以防止监管套利。

三是建议设立完善的项目测试评估反馈机制,测试项目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核心,加强金融科技企业与监管主体之间的沟通,适时反馈真实的测试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以为监管沙盒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四是建议要探索建立完备的金融科技企业项目退出机制,包括沙盒测试成功后企业的牌照获取规则和路径渠道,以及沙盒测试失败后企业的延长申请或停业公示制度等。

在前期实践中,吴大器提议以保险行业为试点,遴选保险科技作为优先试点。一方面保险科技领域的基础较为薄弱,易于创新;另一方面保险科技发展潜力巨大。保险科技企业在授权的期限和空间内开展试验性经营,能够有效测试项目可行性,并充分暴露科技缺陷和潜在风险,对颠覆性的创新方案有效试错,及时更改或调整创新项目方向、内容或规模以便完善解决方案,能够在提高创新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风险成本。

“以上海为牵头,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以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试验点,重点关注分布式账本技术、在线平台技术、应用程序接口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智能合约、智能保顾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对保险科技新产品或新服务进行真实或虚拟沙盒测试的实施可行性研究,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沙盒测试的实施提供保障。”吴大器分析称。

 (吴大器研究团队成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院长胡乃静教授亦参加了本次专访)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1-04-29 16:35:08
市场情报 华胜天成集团受邀参加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助力政企构建智慧大应急体系
应急管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提升国家综合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想要实现监管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智慧应急。 <详情>
2021-03-25 10:18:00
国内资讯 不容错过|2021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会员大会暨长三角城市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
4月10日,长三角地区CIO、政务信息化负责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负责人将齐聚上海,探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热点,分享疫情下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案例。 <详情>
2021-02-25 16:41:26
2021-01-02 08:49:51
国内资讯 浙江发挥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数字经济与“双创”齐发力
浙江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同沪苏皖一起谋划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等一批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培育云计算、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