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共同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科技力量也不例外。
凶猛的疫情面前,前有大数据分析,后有AI红外检测纷纷加入战场,而新兴技术——区块链又能做什么?千万别小瞧了这项技术,虽不能在前线杀“菌”,但区块链却能在后方充当“最佳后勤”——从物资管理到病患数据上链,有区块链技术助力。
疫情之下,物资管理为何难?
疫情当下,全国人民对抗疫情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疗物资几乎同一时间运往了重灾区湖北武汉。
但于此同时,作为捐赠方与受捐赠方之间物资分配与信息对接的武汉红十字会,却频频发生“物资分配不合适”等问题。这不仅让大众寒了心,也让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失去了有效装备保障。
如何让慈善公益事业更公开、透明地进行,以及如何让爱心物资与捐款真正落实到有需要的地方成为当务之急。
正所谓,解决问题需从问题的根源开始解决,肺炎大疫,规模之广,任务之突然,都是影响物资分配效率的重要因素,总结之主要存在下述三方面问题:
(1)集中管理,无法做到针对性分配。慈善物资在分发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物资管理制度和手段的落后,常常物资分配是按照时间、空间以及人员工作性质进行区域性分配,只能将物资按照硬性规定进行集中分配,无法针对个人情况进行需求分配。
(2)分配透明度有待加强,缺乏有效监管。在慈善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混乱现象,由于对物资管理经验的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手段的滞后,我国还还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物资管理体系。
(3)物资管理工作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目前物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相关的物资管理应用软件很少,多数采用人工登记,人工清点以及发放,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物资发放混乱的情况,而且工作效率极低,物资发放容易滞后,而且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
区块链入场,如何解决物资分配难?
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区块链技术派上用场了。
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共识信任机制、开放性、匿名性、跨平台等特征。同时,链上的信息可以做到不可篡改、公开透明以及人人可查,这种特性恰恰可以应用于物资管理。
或许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区块链的具体含义,这里做一个普及:区块链是一个由许多不同节点共同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账簿系统;它是由一串串按照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包或数据块组成,即区块,区块是一个一个的储存单元,每个区块记录了一定时间内各个节点的全部交流信息,同时对每个区块数据都自动加盖上时间戳,从而计算出来一个数据加密数值,即哈希值。各个区块之间通过哈希算法实现链接,后面一個区块包含着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从创始区块连接到当前区块,形成的结果就叫区块链。
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技术并不依赖于第三方中介系统,其能通过自身分布式的特点,使每一个节点进行网络数据的交流,存储,验证以及传递。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作为节点参与其中,采取相同的技术,成立节点信任机制,并将自己的信息载入区块节点之中,延伸区块链。创设区块必须在全网公示,任何参与的节点都可以看得见,并共同见证新的区块形成,节点增多的同时,对算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只有高于51%的节点都通过,才能确立一个新的区块形成,并与之前的区块链相链接,形成新的区块链。同时,若想要造假或篡改区块链之中的信息,必须要掌握所有数据节点的51%,否则就无法修改区块链之中的信息,这也就使得区块链信息相对安全,避免了随意篡改区块信息。因此,区块数量与区块链的安全性呈正比,只有当区块数量到达一定的值时,区块链的安全性才能够得到保证,这也恰恰是利用了集体的智慧,由第三方中介管制转变成了公治,即可共同监督,全网公示,避免恶意篡改,形成信任机制,利用智能合约形成交易。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针对性分配,分配透明度等问题,捐赠人和受赠方无法有效达成共识,捐赠物品无法及时送达至受赠方手中,其实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解决。
(1)物资管理透明度可有效监管。物资管理是通过区块链当中的智能合约来执行操作,由于在链上的每个捐赠者都是节点,一旦更改数据必须要有一半以上的节点同意,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预防有心人士的恶意信息篡改。
(2)跨部门资源信息可实时共享及开放。面对公共卫生危机,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物资链,实现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可供物资的数据整合,在全国范围实时了解物资产量、库存、追踪运输。
事实上,在这次疫情的物资支援上,除了物资分发,还有一个重要困阻即存在资源配送,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区块链技术加持下,利用“区块链+物资管理”的模式,物资从始发地发出、走向、滞留地、分发情况都可以在链上实时记录,将数据多点存储,物资配送情况人人可查,全社会一起监管,不仅可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让危急时刻的资源调配更加公开透明,增强社会互信。
区块链还具备的潜力:疾控预警机制、医疗数据上链、行程追踪
其实在国外,早就出现了以区块链技术为研发重点的慈善组织——Global Citizen,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为捐助物品统一登记上链,由于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等特征,因此不管是物品数量亦或是物流进度,捐赠人是谁,捐赠了什么,捐助的物品和捐款的应用,在链上都可以一键追踪溯源。这不仅可以增强捐助物品的透明度,也避免了更多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时间重复工作。
除此之外,区块链还在传染病预警机制、医患数据上链、病例行程追踪等方面具备潜力。
传染病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国家传染病预警系统,层层上报的流程十分严谨,对传染病数据准备性提出高要求,避免误报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也存在着弊端,其一是太多人工干预和审核机制会大大降低上报效率,其二同组织的审查问责制度会降低临床医生上传病例的积极性。而区块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可以将串联式的系统变为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系统,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增强医生上报的信心,同时也保障误报率不会因此上升。
医疗数据上链
在这次疫情爆发期间,湖北、浙江等多个省份都成功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不仅如此,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也陆续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众多医疗专家的努力研发,才让我们真正了解这次病毒到底是什么,这都是得益于医疗数据第一时间的公开。
这也给人们很好的启示,如果给各地医疗数据上链,医疗结构在链上可以实时查询到疫情的病例和报告数据,打破医院和医院之间的数据孤岛现状,让传染病例信息能第一时间聚合、归类成大数据。与此同时,信息的完整性还能让病人和医疗资源实现准确配对,患者用药情况也可通过链上进行追踪,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早在2018年,全球首个医疗区块链数据协作平台X CARE发布,X CARE是专注于通过区块链建立起的一个跨越国界的医疗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将全球医疗信息孤岛联为一体,为医疗研究机构和药物研发机构提供丰富的数据样本,从根本上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数据样本不足造成了许多疑难杂症,区块链+大数据有望彻底扭转这一局面。
病例行程追踪
此次疫情恰逢候鸟迁徙一样的春运,疑似病例的人口基数非常大,光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在疫情全面爆发前,有500万人离开武汉,去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样人口流通的复杂性没有系统的数据库,排查起来就非常困难和浪费时间。
而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排查可以更加快速精准。2月2日,南京审计大学正式上线了疫情防控区块链系统,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存储来实时监测疫情状态,提高疫情排查的效率。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确定病情的人员,接触过病源的人员,对各省疫情爆发期间流动人员统一进行登记上链,追溯疫情源头人员的精确数据,对疑似病例人员进行登记,排查方便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查询,确诊疫情的人员第一时间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疑似病例的人员在家进行隔离。
目前,乘坐飞机、火车、跨地级市的大巴都需要通过身份信息进行购票,使用区块链技术将这些不同平台的信息进行整合,在疫情或其他特殊情况发生时,就可以对相关人员开放权限,快速找到同乘人员的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露。
珍爱生命,拒绝野味
据相关研究表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自蝙蝠,也或许来自穿山甲,但可以肯定来源于野生动物。当人类食用了这些野味,病毒就转移到了人类身上,因为人类没有相关的免疫系统,导致了疫情的蔓延和发生。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保证食品安全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事情。
通过区块链技术,不论是水果蔬菜,还是保健药物,只要是入口的食物,食品的生产源头和加工程序到最后的零售方,统一在链上进行登记。比如沃尔玛超市的猪肉溯源,老百姓买到的每一块肉,通过区块链技术都可以查询到来自于哪个农场的猪,哪一位屠宰员进行的操作,运输猪肉的物流,都可以一键查询,且信息一旦上链就透明化不可篡改。
17年前,SARS爆发惊动全国,历时多年终证实罪魁祸首来自野生动物蝙蝠;17年后,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又以似曾相似的方式卷土重来,人们再一次栽在了野味跟前。
相似的病毒,相似的起因,验证了病从口入,最后应用一段来自《半月谈》于2003年7月发表的《禁食野味:管好我们的嘴 远离人体“生物炸弹”》中的告诫:
“发动灾难病毒的宿主,今天是果子狸,明天就可能是穿山甲,后天有可能是眼镜蛇,等等。最可怕的不是这些野生动物,而是人类自身的“入侵”行为。环保的我们、文明的我们、法治的我们,不要再打野味的主意了———约束我们的胃,管好我们的嘴!”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