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块链被越来越多提及和比特币一轮又一轮暴涨,首次代币发行(ICO)逐渐从极客圈的融资方式,演变为大众的造富神话。它所带来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收益被人们津津乐道。虽然背后的骗局也一再被提及,然而身处其中的人们,似乎都不相信自己会是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棒。
区块链技术的可靠性、实时性、追溯性等特征可以在金融领域得到很好的利用,甚至可以重构金融业务秩序。尤其是用于交易支付、资产数字化、智能证券、清结算、客户识别等领域。但目前区块链相关行业缺乏自律,违规操作多,相关业务存在诸多问题。大量山寨虚拟币浑水摸鱼,部分企业打着区块链技术和虚拟数字货币的幌子开展传销、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而ICO目前正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发布白皮书、募币、上交易平台、发行代币进行公开交易,一系列流程与公众熟知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何其相似。而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圈钱”手段,都在目前的ICO轮番上演。除了人性贪婪,监管缺位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ICO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在于,除了拉高出货和市场操纵等交易层面的欺诈行为,众多ICO项目本身即为骗局。一方面,由于缺乏信息披露规定,白皮书成为专业术语和热门概念的堆砌,对于资金使用等情况语焉不详;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使大部分参与者无力追踪项目进展。而更大的风险在于,随着参与者增多和投入金额的快速累积,极易出现项目方卷钱跑路,并由此引发群体性事件。
正是出于对种种风险的考量和对此前互联网金融泡沫破裂的借鉴,包括币圈业内、协会、学界等各方均强烈呼吁对ICO加强监管。
从国际上来看,部分国家已开始加强对这一新融资方式监管。美国证监会发布了对ICO风险的警告,并将“The DAO”这一ICO项目认定为证券发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表示该国数字代币的提供与发行或将由其监管,英国则推出了监管沙盒为各种创新容错。
从郁金香泡沫到P2P骗局,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每次泡沫破灭前,狂热的投资者都会相信“这次不同”,然而大多数时候,“这次”并没有“不同”。从区块链的技术层面走出后,ICO无疑正处于被滥用的窘境,泡沫已经形成,亟待监管平衡其创新属性和潜在风险。